傲立珠江之畔,依狮子洋之浩渺中国股票配资门户网站,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现代产业集群在晨曦中次第展开,正以“闯、创、干”的精神谱写新时代工业华章。自2025年“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启动以来,广州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目标,通过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社会共治格局、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在全区工贸行业掀起了一场深入、精准的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高位统筹构建防控体系
黄埔区应急管理局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石,局主要领导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防范事故的核心抓手。黄埔区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要想隐患排查全面、准确,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自身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分级,提出管控措施。”
对此,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印发《2025年非煤矿山及工贸八大领域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对工贸企业如何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推动企业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我们先在涉熔融金属、液氨制冷、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优先培育29家示范企业,通过典型引领,带动行业整体安全水平提升。”同时,对前两年试点企业开展“回头看”,确保双重预防机制真落实、见实效。
精准施策破解治理顽疾
在黄埔科学城片区,当智能装备的金属切割声与生物医药的恒温培养箱共鸣,一场针对工业“隐形杀手”的精准手术正在上演。黄埔区应急管理局以《广州市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为指南,以“绣花功夫”精准施策,织就了工贸行业安全防护网。
“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源头和主力。”针对工贸行业风险多样、准入宽松、安全管理能力偏低等特点,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制定《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检查表》发放至各工贸企业,推动企业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机制,成立内部安全检查组,由检查组对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检查表》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重大事故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年至少参加1次检查,并按规定将检查情况报告区应急管理局相关科室或属地街镇。今年以来,黄埔区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共带队检查832次,上报各类重大事故隐患82项,均已完成整改,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企业负责人带头开展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检查。
针对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事故易发领域,黄埔区应急管理局结合《广州市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工作要求,借助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力量,部署开展了2025年度重点粉尘涉爆和有限空间重点工贸企业专家指导服务和风险评估项目。
在专题培训会上,专家团队以“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为全区执法骨干与企业负责人开启安全认知升级之旅。粉尘涉爆专题课上,培训讲师以多起粉尘爆炸事故实例,让企业负责人直观理解其风险。有限空间作业实训中,教练指导作业人员规范使用“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标准化流程。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安全总监课后感慨:“过去认为有限空间作业只是‘戴好口罩’,现在才明白气体检测仪必须校准到ppm级精度。”
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专业指导服务。
此外,专家团队深入25家粉尘涉爆企业、10家有限空间企业开展“把脉问诊”,共排查问题隐患127项,其中重大隐患13条,并出具整改建议书。在项目结束后,黄埔区组织全区粉尘涉爆企业、重点有限空间作业企业重点人员召开项目反馈会。通过摆问题、讲依据、教整改的方式,将多项隐患转化为教学案例,进一步提升企业负责人既要管又要干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
2025年度工贸八大行业有限空间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总结反馈会。
这场以“绣花功夫”为内核的精准整治,不仅让黄埔区在2025年实现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领域“零事故”,更培育出一批安全管理的“工匠企业”。正如一家新材料企业负责人所言:“过去应付检查,现在主动排查;过去害怕执法,现在期待专家。”这种转变,正是黄埔区将“绣花式治理”从理念转化为实效的生动注脚。
凝心聚力打造共治格局
安全生产如同精密的机械装置,唯有政府、企业、社会与公众各安其位、协同运转,方能奏响平安发展的和谐乐章。
为压实企业责任,黄埔区应急管理局采取“述职+培训”的模式,组织示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述职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动员培训。3家代表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登台就如何落实自身安全生产职责,如何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作述职报告,授课专家围绕双重预防机制“做不做”“做什么”“怎么做”进行详细授课。培训让示范企业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风险辨识、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有了更清晰的概念,登台述职则让大家对“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有了更具象的认识,充分助力企业提升认知水平和实操能力。
黄埔区举办安全生产述职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动员培训会。
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在推动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同时,坚决打击有法不依、知法犯法、屡教不改的非法违法行为。坚持“执法+服务”模式,对问题企业“一对一”指导整改,确保隐患真改实改,在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被处罚企业送达《合规经营建议书》。今年以来,黄埔区应急管理局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共出动3126人次,检查场所1933家次,立案14宗,缴获烟花爆竹17吨,危险化学品1454.131吨,共处罚金额70.5万元。
为发动社会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黄埔区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内部报告和外部举报“双轨制”。一是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鼓励从业人员积极报告隐患,由企业落实从业人员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强化隐患整改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全区工贸企业内部报告隐患1033项,企业发放奖励9.3万元。二是加强拓宽举报宣传渠道。鼓励社会公众通过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平台、“12345”市民热线、“12350”举报电话和来信来访等渠道,对工贸行业领域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今年以来,共受理有效举报并查实6宗,拟发放奖金6万元,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体系。
从珠江之畔到狮洋之滨中国股票配资门户网站,黄埔区的安全发展实践印证着“发展每前进一步,安全就要跟进一步”的深刻哲理。当29家示范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与832次主要负责人自查台账交织成网,当专家团队的精准把脉与企业员工内部报告、群众举报的火热参与形成共振,这片热土正构建起覆盖全域、贯通全链的安全屏障。黄埔区将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盈胜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